
不只是拉麵店!紀錄片《四季拉麵物語》拍下東京老牌拉麵店老闆、客人深夜食堂般的真摯情誼
《四季拉麵物語》將於 12 月 24 日上映,若你也喜歡透過美食與人建立關係,渴望在自己的城市裡找到一間避風港般的小店,很推薦這部紀錄片給你!

給藝術迷的 8 部必看 Giloo 片單!從Banksy、杜象等大藝術家紀錄片,一探藝術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藝術是什麼?藝術又不是什麼?精選Banksy、杜象等 8 部大藝術家紀錄片,將告訴你何謂藝術,又或是如杜象所言:一切都是藝術。

【在生活中找設計,從電影裡看生活】8 部「非典型家族」電影,跟著導演是枝裕和、奉俊昊、李安,探索無人知曉的家庭幸福(悖)論
自己選擇的羈絆,會重於血緣嗎?構成家庭的不總是血緣,有時是相處的時光,加上愛、回憶、失去、原諒,才能串起緣分。8部「非典型家庭」電影,探索家族幸福論。

策展人黃偉倫、 藝術家劉文瑄、植物藝術家廖浩哲 :你上哪裡找藝術?藝術根本就不在展場裡!
什麼是藝術?這一個大哉問每個人有不同答案,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創意的生成絕對不拘於一法、不限於一處,探索自身與藝術產生關聯的過程,藝術的的答案就在那裡!

台灣土產搖滾樂團「拍謝少年」獨家私心片單!讓作品驅動我們起身出發,在台灣人文風景裡找創作靈感
在長達兩小時的線上訪談中,拍謝少年針對Giloo團隊的各種提問,無論是歌單、片單或是關於音樂、影像的問題,都一一丟出許多私心名單,一起來看看!

入圍金馬 7 項大獎!《美國女孩》林嘉欣、莊凱勛動人演出,以母女情感為核心闡述成長中的陣痛
《美國女孩》是改編自新銳導演阮鳳儀成長過程的自傳電影,劇情以母女情感為核心闡述成長中的陣痛,將於12月3日於全台正式上映。

不用管別人怎麼想,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Bio_ogist:純粹只為好玩的絨毛異世界
服裝設計系畢業的Bio_ogist,將自己定位為設計師,對藝術家身分還是感到彆扭,她說藝術形式或是藝術品的名稱,其實都是別人在看待作品時所賦予的。

國家兩廳院35週年形象影片出爐! Bito操刀影像、林強監製配樂,跟著小事製作舞者一起「在古典域,造未來潮」!
兩廳院持續「打開」中,未來,要往哪裡去?由林強、Bito、周書毅、小事製作共創打造35週年形象影片「在古典域,造未來潮」,帶領觀眾再次認識國家兩廳院。

【當代工藝要去哪?】陶藝家 Christina Liu:松露、鮑魚殼化成盤,以食器完整米其林餐桌的用餐體驗
工藝的本質是生活的需要、文化的模樣、情感的連結,而當生活型態逐漸改變,傳統工藝要往哪裡去?設計、藝術、工藝的界線和融合,或許可以更開放的看待。

【專訪】親密的粉紅色炸彈:藝術家 Li Ya Wen李雅雯,從自己身上找離宇宙最近的題目!
復興美工出身,瑞士唸書時被英國指標性當代藝術媒體 itsnicethat 發掘,之後作品散見於歐洲獨立媒體,最近與NIKE荷蘭合作全球活動創作。

【專訪】最虛擬的寫實是未來!3D 藝術家 Mark Chang 張以得 以精工雕刻想像力的真相
加密藝術 NFT 熱潮剛興起時,就已經是台灣數位藝術家中相當受矚目的一位,不到三十歲,已經全球接案,在 3D、虛擬藝術領域成為令人期待的創作者。


【專訪】雕塑藝術家 徐瑞謙:在現實的孔隙中填入無限的想像材料
自大學時期就開始發展「浴室」,徐瑞謙作品看似理性,實際上探尋著身體行為與物質構件之間的感性生成,他破壞日常事物的原有基準,以抽離的陌生視角重新感受。

【未來藝界 Art Talk】收藏瞬間——創作者的時代密語
當代⽣活與科技網路社群密不可分,為藝術帶來更寬廣的想像和定義。⼿機隨⼿紀錄擷取的⽇常創作或情緒感受,既是短暫瞬間,也為時代留下恆久的備註!

藝術策展人對談!來聊聊最性感也最感性的「時代精神」這個字 :策展人鄒婷 ╳ 創作者洪詩慧
資訊爆炸,創作工具下放的數位時代裡,潮流改朝換代,誰成就了藝術家面貌?當代藝術光譜中超展開的作品型態、創作者輪廓,哪一種姿態,才是時代精神?

【專訪】插畫家 Cinyee 的跨界旅程!「IG 迷你繪本」以溫暖筆觸,傳遞對自我與環境的關注
從插畫家跨界到催眠師,Cinyee 同時也是位環保永續倡議者!透過 IG 迷你繪本,Cinyee 整合各面向的自己,以溫暖筆觸展現對這個世界的關懷。

吉卜力新作《安雅與魔女》11 月上映!首波中字預告釋出,以 3DCG 動畫技術打造全新風格
睽違 6 年,吉卜力工作室新作品終於登場!全新風格動畫《安雅與魔女》由宮崎吾朗執導,鈴木敏夫更透露:「那個囉唆的宮崎駿導演,這次居然毫不猶豫地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