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白大廚》第 2 季製作確定!11 月搶先播《白種元的悲慘世界》:黑湯匙化身料理導師
《黑白大廚》第 2 季什麼時候播出?在等待期間,白種元將與外送員廚師等 3 位黑湯匙化身料理/人生導師,推出全新料理實境節目《白種元的悲慘世界》。

用畫筆構建東西方文化橋樑——專訪日本藝術家フルフォード素馨:藉創作探究「我們能相信什麼?」
想一窺夢境與現實的交界?日本藝術家フルフォード素馨(Jasmine Fulford)的作品將帶我們進入一個奇幻世界,探索潛意識深處的奧秘。

2024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誰?南韓首位獲獎者韓江:以實地田野為題材,直面歷史的苦難與傷疤
2024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爐!這位來自南韓的女作家,她究竟是誰?她的創作啟蒙來自於哪裡?她的故鄉歷史又是如何影響到她後續的創作?

《黑白大廚》如何為料理節目帶來高峰?讓黑、白湯匙餐廳全滿的現象級韓綜,全靠 2 個核心關鍵打造
《黑白大廚》Netflix 即將迎來最終回!料理競賽節目並不少見,《黑白大廚》靠 2 核心概念突圍,打造讓黑、白湯匙餐廳全爆滿的現象級韓綜。

當設計師成為產業轉型的引路人——專訪白輻射影像:我們不能只會設計,也要懂商業
白輻射影像將設計化為企業的策略武器,不只玩美學,更助力 B2B 品牌在永續潮流中脫穎而出,開創全新商業機會。

設計 CAFE!N 多間店舖:從空間書寫不一樣的城市日常——專訪 MIZUIRO 水色設計總監 林正斌
曾為 CAFE!N 設計多間店舖的 MIZUIRO 水色設計,以兼具品牌故事與在地特色的空間體驗,為商業空間和老屋賦予全新生命。

在多元並立的分眾化時代,做一隻靈活自由的百變怪——專訪平面設計師 森田達子
達子說,很多朋友形容她像「百變怪」,而她覺得自己的設計也是如此,自由與靈活正是其設計的基因,能適應異質場景,攜手品牌把窄路走寬。

不管是做品牌還是做調酒,出發點都可以是設計——專訪紐約酒吧 Double Chicken Please 創辦人
位於紐約的 Double Chicken Please 由來自台灣的 GN 和 Faye 創立,以設計為核,解構、重組調酒與空間,打造全新感官體驗。

台灣竹編藝術進軍紐約!林靖格現地創作,以《煙花Ⅱ》與《萬象》等詩意呈現竹的生命力
台灣竹編藝術家林靖格於2024年首次在紐約參展,帶來現地創作,展現竹材柔韌與當代藝術的融合,並於國際藝術市場開啟全新的文化對話。

設計帶動城市美好生活的 Flow,就此展開——專訪 Draft Land、THE FLOW 創辦人 Angus
如今,Angus 的視野變得更廣,計畫讓輕鬆吃飯、飲酒的生活風格與美學,擴展至生活的每一處,以回應他的初心,「我們不談高大上,我們要談的是日常。」

設計師在為客戶賦能之前,首先要先賦能給自己——專訪 ONE.1O Society 創辦人 牛子齊
牛子齊創立 ONE.1O Society,跨足平面、動畫設計。她認為設計賦能應全面考量,為品牌加分而非複雜化,且懂得在不同場景中轉譯設計風格。

全台最高影城降臨台中!「王牌映画影城」以黑白灰色調設計,9 廳 440 座打造藝術影廳
全台最高影城「王牌映画」在台中 SOGO!9 個影廳、440 個座位,提供特色主題廳播映藝術電影與動畫。

每一張照片,都是一段緣分——夏永康 X 井上嗣也談全新攝影集《Chaos》
夏永康以劇照師身份崛起,與王家衛合作《春光乍洩》等經典電影。經過多年自我迷失,他重拾攝影初心,並和井上嗣也共同創作攝影集《Chaos》。

攝影是「加密」的心情日記!專訪演員林予晞、姚愛寗愛上攝影的影像創作日常
林予晞和姚愛寗同樣對攝影著迷,喜歡記錄生活、用畫面說故事。近期兩人帶著 Sony α7C II 一同到首爾旅行,將沿途風景與彼此自在的相處捕捉下來。

不再只是代理商!設計如何介入組織轉型,企業文化如何驅動體驗升級?專訪恆隆行董事長 陳政鴻
從代理到 Daily——恆隆行如何從引進 Dyson、SodaStream 等牌的貿易代理商,轉型為生活風格品牌商?設計思維又在其中起了哪些關鍵作用?

從美術設計看見,人生沒有最好的抵達——專訪 NewJeans〈HOW SWEET〉MV 美術指導蔡珮玲
蔡珮玲做美術設計近 30 年,也是這次 NewJeans〈HOW SWEET〉MV 的美術指導。對她來說,美術設計並無完美,正如人生,沒有最好的抵達。

蒂妲・史雲頓:內心喚醒的力量就是藝術的感覺——回顧香奈兒與 Tilda Swinton 動人的文化對談
蒂妲・史雲頓為這場動人的文化對談,下了一個最關鍵的註解——文化非源於外部,而存於你的內在。當足夠了解自己最核心的價值,那麼,將沒有什麼事情再能撼動你。

為生命創造值得停留的瞬間 ——專訪留白計畫:以設計思考與內容整合,改變一座城市的面貌
「因為留白,才有新的發生。」留白計畫透過設計思考與內容整合,溝通飲食技藝、台灣工藝和社會議題,並藉由餐飲空間及體驗策展接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