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摩登生活」3/23 登場!聚焦 1949-1983 台灣建築,展出 200+ 作品、建築圖面等

北美館「摩登生活」3/23 登場!聚焦 1949-1983 台灣建築,展出 200+ 作品、建築圖面等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追蹤
北美館新展「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於 3/23 登場!展覽分為 7 大展區,展出兩百餘件作品、建築圖面、模型、檔案與影像紀錄。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新展覽「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於 3/23 登場!聚焦 1949 至 1983 年間,影響臺灣建築發展的議題事件和生活文化,探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文化的變遷與多元,以及具現代性意義的時代樣貌。展覽分為 7 大展區,展出兩百餘件作品、建築圖面、模型、檔案與影像紀錄,其中還有為本次展覽特別復刻的模型及設計家具。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1953),王大閎設計。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博物館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7 大展區總整理

「建築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對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以及理想願景的投射。」研究策劃 吳光庭

展覽由三位建築學者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共同研究策劃,以七個子題展開,包含「序曲」、「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將「建築」作為觀景窗,揭示臺灣在政治、社會、宗教、藝術、商業等各面向所經歷的融合或碰撞。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01 序曲

二戰結束後臺灣面臨政權轉變,1949 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將不同的建築工法與觀念、生活方式一併帶來,對當時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的生活方式產生影響。

「序曲」 以北美館典藏的鄧南光《戰後在臺日人拍賣家當》攝影作品,與承襲日治時期折衷洋、和、臺傳統的姜阿新洋樓(1949)模型揭開序幕,進入戰後多元文化並存的時代氛圍。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姜阿新洋樓(1949),彭玉理設計,建築模型由中原大學建築系製作,2024。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02 美援

「美援」 回溯臺灣自 1951 年起獲美國經濟援助至 1965 年止,在建築層面引入美式系統式施工圖、預力混凝土等材質與技術,本區展示成功大學總圖書館(今未來館,1959)及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1963)兩個以鋼筋混凝土施工方式呈現理性構造的建築案例設計圖。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成功大學總圖書館(1959,今未來館),王濟昌、吳梅 興、陳萬榮、傅立爾共同設計。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

03 中國復古

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為塑造國家意象積極推動 「中國復古」 ,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南海學園」即匯集此風格建築群,從展區呈現的前國立臺灣科學館模型及圖面可見仿中國天壇的攢尖式屋頂,然而在復古的外衣下,其建築師盧毓駿受到柯比意(Le Corbusier)「建築散步」(promenade architecturale)概念的啟發,透過環狀斜坡設計為使用者提供更能感知空間、光線、視覺變化的步行經驗。

04 中國現代

「中國現代」 開始於 1953 年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落成,此一子題轉化合院建築與蘇州庭園之精髓,融合西方簡潔、通透的空間處理方式,並採取材料與工法的在地化,嘗試將東方文化精神帶入現代建築。

本區將透過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國父紀念館模型、建築圖面與倪再沁《東海路思義教堂》、《文理大道鳥瞰》等作品,重現此時期建築與藝術領域皆於傳統與現代的思辨中,探索主體與自覺。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倪再沁,《東海路思義教堂》,油彩、畫布,52×64 公分, 2008–2009,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05 在地現代

1950 年代末期,臺灣經歷經濟高速成長、社會巨幅變遷和都市人口大幅擴張, 「在地現代」 點出廣泛吸收歐美日的影響,蘊蓄豐富多樣的在地建築經驗。

被譽為臺灣第一女建築師的修澤蘭,在建築生涯中為許多校園設計建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如花朵盛開的景美女中圖書館(1968),屋頂圓形天窗和鑲嵌彩色玻璃帶給師生神聖且舒適的閱讀環境。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景美女中圖書館(1968),修澤蘭設計。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另一個校園建築案例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出自建築師陳仁和之手,高低起伏的波浪狀樓板設計安排兩兩相對的教室,以波谷為講臺、波峰為學生座位,兼具力學及實用性,從建築橫剖面圖紙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數字,展現在電腦繪圖、計算尚未普及的年代,建築師以超群的結構計算及設計能力回應艱困的挑戰。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陳仁和設計。 圖片提供/張文睿,2020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陳仁和設計。建築圖 ,1963 或之前。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博物館

1983 年落成啟用的臺北市立美術館是戰後臺灣第一代本土建築師思考「在地現代」極具代表性的作品,高而潘建築師以「井」字形結構體,形構出四方幾何、低限灰白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觀眾可從北美館管狀結構的展間俯瞰擴建中的新園區,映照對未來生活的想像。

第一代本土女性建築師王秀蓮的建築學筆記、曾經任教於成功大學建築系的藝術家顏水龍、郭柏川作品等,希望讓觀眾能遙想臺灣建築教育的萌芽以及建築學子當時所攝取的美感養分。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臺北市立美術館(1983),高而潘設計。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06 非典型

「非典型」 子題涵蓋國外建築師設計,如入選全球三十大重要現代建築的公東高工聖堂大樓,由瑞士建築師賈斯特斯・達興登(Justus Dahinden)設計,清水鋼筋混凝土與無梁柱的「板結構」為現代營建技術的具體呈現。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1960),賈斯特斯・達興登設計。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

本區特別挑選行天宮北投分宮、指南宮凌霄寶殿作為此時期東、西宗教建築的參照,看似延續本土廟宇傳統,卻添入現代結構技術及材料,呈現「現代」的轉化、折衷與多元詮釋。隨著經濟起飛與急速都市化,政府在 1950 年代興建公共住宅、也鼓勵民間投資興建公寓住宅。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指南宮凌霄寶殿(1966),李重耀設計。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07 新生活

「新生活」 展示中興新村的配置模型,拔地而起的南機場公寓、林肯大廈舊照片,不論是當時從地面邁向高層化公寓的垂直居住經驗、考量生活機能的公共設施,或是首創將廚房和浴廁納入室內的配置,皆展現對現代生活美好願景的期待與實踐。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南機場公寓(1964),德聯、利眾與中國興業等建築師 事務所設計。 圖片提供/中央日報,1964

除了居住議題,大型商場的設立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其中作為許多臺北人集體記憶的萬年商業大樓(1973)由各商家個別經營,通過寬敞的過道、設置多部升降梯與冷氣設備,重視購物空間的便利與舒適,成為都市化過程新消費形態的佐證。

「以建築作為臺灣 1949–1983 的觀景窗,並不僅在於探討建築形式與建築史,而是從當代的角度回望追尋現代化的過程中,對於主體性、何謂理想的現代生活想像及其對我們的影響。展覽企圖提出建築展覽的不同可能,並期待觸發更多議題的討論。」——北美館館長 王俊傑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萬年商業大樓(1973),蔡柏鋒、陳昭武設計。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延伸工作坊、創作活動

展期間將配合兒童節延伸適合親子參加的特別活動,以及與王大閎建築劇場串聯的身體計畫工作坊,此外更邀請與本展合作模型製作的八校建築系師生參與「摩登生活實驗室」一日創作活動,透過跨校分組的共創方式,針對建築所處的時空脈絡進行探討與再詮釋,最終實驗成果將展示於美術館三樓 3C 迴廊,作為展覽的延伸思考。本展也將與下半年開展、由忠泰美術館主辦的「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暫名)合作串聯,推出專題座談活動。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展期:2024/03/23–2024/06/3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3A、3B展覽室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官網:www.tfam.museu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fineartsmuseum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 1949–1983」
時間|2024/3/23(六)~2024/6/30(日)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追蹤

2025 風格經濟論壇 5.14 登場!建構影響力品牌 Brand the Future, Make an Impact.

2025/03/18
Shopping Design
2025 風格經濟論壇 5.14 登場!建構影響力品牌 Brand the Future, Make an Impact.
Shopping Design
分享
收藏
立即加入Shopping Design會員,收藏喜歡的文章,把關注的展覽活動加入行事曆!
影響力品牌齊聚!風格經濟論壇 5.14 登場,5 大議題面向,老爺酒店、羅技、勤美、驚喜製造等 7 位業界領袖、創意領路人開講,一同構築風格經濟的未來

品牌重塑・風格行銷・科技賦能・永續經濟・體驗設計 —— 建構影響力品牌

❝ 日本創意總監水野學指出,具有影響力的企業應擁有清晰的願景,而願景的核心在於「創造問題」。當理想與現狀存在落差,解決問題的過程便推動創新與進步。 提出關鍵問題、找到生存以外的價值核心,將是影響力品牌的重要課題。 ❞

當消費不再因「價格」,而是「價值」買單。品牌何以透過美學與體驗彰顯市場區隔,構築獨特的世界觀?怎麼重塑定位、跨域鏈結,打造長久經營的品牌生態系?風格經濟論壇邀請業界品牌領袖、創意領路人深度開講,提供第一手品牌觀點、經營策略與創新實務,深入探索風格經濟背後的思維模式與商業機會,實現影響力長期增長。

WHY —— 品牌為何而做?
✓ 風格經濟時代的品牌須知
✓ 影響力的建構與管理
✓ 價值導向的消費體驗革新

HOW —— 品牌如何而做?
✓ 新一代創意人才經營
✓ 設計、永續、科技的企業導入實務
✓ 品牌價值溝通的方法、策略與應用

5.1 前享早鳥 86 折!限額報名 → https://bit.ly/3RfRsoI

3 大品牌經營脈絡、7 場主題演講,業界品牌領袖、創意領路人齊聚分享!

...

精彩議程 /

Next-Gen Brand • 新世代品牌的成長法則

當代品牌該了解的創意產業趨勢、AI 動向、影響力管理與商業成長方法,如何構築企業的未來策略藍圖,溝通下一代?

#品牌起手式

當代品牌須知:影響力是品牌價值的累積

Speaker ⟢ 沈方正 / 老爺酒店集團 執行長
⊙ 重新思考品牌的本質與主張,怎麼持續創造影響力成長?
⊙ 「老爺式旅行」怎麼跨域鏈結、建構體驗,構築共好生態圈?

#AI 趨勢

AI 與創意產業的共生與演化

Speaker ⟢ 楊佳翰 /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所教授暨所長
⊙ AI 之於創意產業的影響,怎麼改變業界生態到工作模式?
⊙ 放眼未來的創意經濟,AI 的演化與應用優化

講者簡介 ⟢ 目前擔任成大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同時擔任成大藝術中心副主任。主要投入研究包括服務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思考團隊動力、地方創生、創意產業分析等主題。喜歡探索 AI 浪潮下位於設計、科技、商業、藝術、人文等科目邊界上的趨勢主題。

Brand Evolution • 塑造風格經濟的影響力品牌經營

影響力從何而來?聚焦風格經濟時代的品牌管理、永續化經營、市場溝通與美學行銷。怎麼從問題本質出發,提出關鍵主張,串連影響力品牌的現在與未來?

#設計驅動

設計思維成為企業共識,驅動組織再成長

Speaker ⟢ 施前江 / Logitech 羅技台港澳總經理
⊙ 怎麼重整企業文化、創造永續迴路,推動組織的生長與再生?
⊙ 設計思維與品牌經營的整合,如何將設計 DNA 深植團隊到產品流程

#品牌參與

從共感到參與,生活圈串連催化品牌認同

Speaker ⟢ 何承育 / 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 商場、旅宿、美術館的生活圈整合,以品牌驅動城市美學進化
⊙ 品牌的重新定位,怎麼推動社區活化到民眾生活參與?

🔥 5.1 前報名享早鳥優惠 ▸▸ https://bit.ly/3RfRsoI

Design Driven • 引領風潮的新商業實踐

當設計思考導入品牌策略實踐,如何影響商業決策到創意落地?服務體驗、設計共創、永續循環的商業方法與應用,怎麼引領企業實現影響力的成長?

#體驗設計

設計體驗、設計感受,造一個品牌世界觀

Speaker ⟢ 陳心龍 / 驚喜製造 共同創辦人
⊙ 品牌溝通的需求梳理,設計體驗細節與感官情緒營造
⊙ 怎麼在體驗中置入關鍵訊息,讓品牌內化至顧客的心?

#永續經濟

設計轉化資源新生,啟動消費新循環

Speaker ⟢ 韓世國/點睛設計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
⊙ 設計思考的注入,如何彰顯資源真正的價值,創造永續商機?
⊙ 循環概念的建立,從企劃、產品到通路的流程再設計

#品牌重塑

故事即本質,再造品牌新風貌

Speaker ⟢ James Soames / Subkarma 薩巴卡瑪 共同創辦人暨品牌策略總監
⊙ 走過多年的資深企業,如何挖掘核心本質與價值主張?
⊙ 品牌再造的原則、方法與策略,重新想像品牌的未來


▫ 報名資訊 ⧸
時間:2025.05.14(三)10:00-16:40(09:30 開放報到)
地點: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11 號)
🔥 名額有限!立即報名 ▸▸ https://bit.ly/3RfRsoI

▫ 票價資訊 ⧸
早鳥優惠 $3,600/人 (5.1 前報名)
. 三人以上團體票 $3,200⧸人
. 十人以上企業團報 $3,000⧸人
. 一般票 $4,200⧸人

▫ 適合參與對象 ⧸
❶ 品牌經理人 - 欲追求品牌策略轉型與形象重塑
❷ 企業裡的設計創意工作者 - 欲深化設計導入品牌的商業思維
❸ 整合公關行銷企劃 - 欲透過企劃力深化品牌行銷溝通
❹ 跨領域專案工作者 - 欲整合與串連跨領域、跨專業資源

點擊了解 ▸ 2025 風格經濟學程

給品牌的學習整合方案!2025 風格經濟學程:年度課表公開!盲鳥選修 ╳ 套票優惠 79 折起
✦ 了解更多課程 ▸▸ https://bit.ly/4atcJ7h

▫ 報名須知 ⧸
※ 論壇附贈午餐及茶飲。
※ 本公司採用電子發票,發票將統一於付款完成後的兩週內由「綠界科技 ECPay」寄送電子發票開立通知至您報名時填寫的發票收件人email。若有公司報帳特殊需求(如更改統編、同筆訂單開立多張發票...等),敬請於報名前來信或來電告知,完成報名後恕無法受理,謝謝。
※ 如需申請退款請於論壇開始日前 8 個工作天告知,我們將收取課程的 10% 費用以及銀行轉帳之手續費,逾期恕不受理。論壇亦提供名額保留,請於課前來電或來信告知,可為您保留名額一年,一年內若對其他課程有興趣可轉移至該堂課。
※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大綱異動之權利,更新資訊以活動網頁內容為主。

READ MORE

延伸閱讀

Vol.152
Vol.152 未來將留給觸動人心的

我們相信,未來能撼動人心的必定是——超越當代興奮劑的愉悅、隱隱地勾動同感的淚水,以及創造時代共鳴的敘事,這些方能使人類在這個四分五裂的世界裡團結起來。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