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好感空間展》顛覆框架,打造新型態的設計盛宴「100種提升質感的空間」一起來找生活靈感!

2024/06/22
Shopping Design
《2024好感空間展》顛覆框架,打造新型態的設計盛宴「100種提升質感的空間」一起來找生活靈感!
圖片來源/好感空間展策展團隊
分享
收藏
2024年7月二度於臺南登場的《好感空間展》,預計將會是年度建築專業人士、喜愛居家生活者的熱門話題及空間盛會。

這是一種新型態體驗的展覽!第二屆《好感空間展》開展在即,這次以「100種提升質感的空間」的策展主題,規劃4大議題、3大亮點、16場影響力講座來論述,預計將引爆全台各地空間設計愛好者的想像。

好感空間展四大議題、三大亮點、十六場影響力講座.jpg
圖片來源/好感空間展策展團隊

策展人吳郁雯 Lina 與吳思賢 Steven 分享:《好感空間展》是由台南一群新銳設計團隊共同組成,在推動商展美學的浪潮中,試圖注入文化、藝術、設計這三大面向,企圖提出「這不僅是一場空間材料展示,更是充滿創意與靈感的設計交流平台」之視角,來打造新世代的概念商展新體驗。

好感空間展策展團隊.jpg
圖片來源 / 好感空間展

質感來自於生活中的細節,人人都能有好選擇

Lina認為,策展命題從2023年首屆的起手式「材料為我們溝通的語言」為題出發,帶領觀眾從逛展中認識材料;來到2024年第二屆策展時昇華為「100種提升質感的空間元素」,讓大眾可以從自身的生活空間想像中,做出選擇;她認為「質感來自於生活中的細節」,透過生活中的觀察去累積,認識與建構自己喜愛的事物----因此好感空間面對的觀展者,不僅是材料廠商、建築領域的專業人士、更是每一位想要打造自己理想居家的大眾消費者。

好感空間展觀展入口1-1.jpg
圖片來源/好感空間展策展團隊

堆疊質感建築材料與設計傢俱,開啟好感生活的想像

這次展出有三大亮點:包含在現場將可看到策展團隊,運用全新的空間素材構建來打造整個展演空間的交流舞台,無論是將金屬擴張網彎折成柱體或牆體,或是把金屬方管和圓管堆疊成可坐臥的結構,還是柏油瀝青澆製打磨成光滑立面、壓縮鋁罐二次加工成桌椅或堆疊空間,處處細節皆能看見,好感空間展團隊在永續策展理念的落實,以及開創新型態商展美學的實驗精神。

好感空間展影響力講堂1-1.jpg
圖片來源/好感空間展策展團隊

再者,展間中將以「展中展」形式,引導傳產廠商的珍貴優勢技術,更透過品牌聯名及媒合,打破過往棋盤式的格狀商展框架,形塑出完整而全面的展場氛圍,像是邀請:STIMLIG、柒木設計、MordernFan、樂居Large、PROJECT K等品牌在水平橫向交流下,成就聯合攤位與設計師共享合作的機會。

好感空間展台灣設計與製造-柒木.jpg
圖片來源/好感空間展策展團隊

除此之外,因應今年地震頻繁的現象,展區內提出隱身在日常生活中的震災支援居家空間單元---「Wood Bench Transformer」--- 可變身的木構造長板凳提案,這次將由日本建築師來台示範救難居住單元,還能有機會落實在台生產!

入場動線規劃特別以一目瞭然方式,掌握左右兩大展區:入口左側為「台灣設計製造區」、右側為「經典海外品牌區」。展區內再細分規劃出「品牌聯名主題攤位」,以及「影響力講堂」、「味覺福利社」。

最後分享觀展不容錯過的「四大主題內容」,包含:
1.走進材料室
從硬裝到軟裝、植栽、器具,做一場挖掘國內外空間媒材為核心的跨界盛宴,展出空間媒材的多樣化應用。非常推薦場館有:「CNC 技術領導館」、「照明革新體驗館」、「台灣設計與製造館」。

2.影響力講堂
跨國建築師、景觀設計師、結構大師、平面及室內設計師的16場國際講座接力展開,接連三天不間斷的國內、外專業交流,不僅讓產業工作者能挖掘最新設計趨勢、技術、實踐方式,更能讓對空間設計美學喜好的觀展者,看到更多不同的視野與可能性。

好感空間展影響力講堂講者.jpg
圖片來源/好感空間展策展團隊

開幕首日更是台日交流的難得機會,邀請到:最常上刊日本casa雜誌封面的建築師橋本浩司談「自然與建築結構的好感對話」、在日本能登島定居的設計師奈良雄一談「材料與技術建造的傳統工法」,分享專注研究本地材料並學習本地技術應用工作與產品設計、更邀請金澤建築師小津誠一用建築來翻轉城市,分享「從點到面展開的翻新」。

3.生活實驗室
有鑒於「美感是一種很小的習慣,來自從發現到變好的過程」,這次特別規劃的「生活實驗室」將帶觀者感受如何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與設計探索放大感知,在此區特別可見NAKNAK展出品牌藉著物件的重新演繹,讓美學更進一步落實於大眾的生活場景。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提供多樣智能建造流程與方案,在現場看見由實驗室生產的家具、燈具等小型客製化商品,透過對生活物件的觀察,看到拆解後重組的材料實驗的更多可能性。

4.藝術饗宴 ✕ 跨域展演
舊建材如何與技術展現新可能?這次邀請 TSJ 藝術修復團隊與來自歐洲礦區的「奢石之王」跨界同台,帶你看見藝術修復傳承的文化價值,更是展出多件歷經百年時光的藝術品,是令人驚喜的展會現場的彩蛋。

好感空間展-承豪石材 .jpg
圖片來源 / 好感空間展

打造賦予趣味與時髦新意的公共空間,生活感滿分觀展體驗

此外,策展團隊貼心在每一處設計了可以讓觀者停留與休憩的空間,也有「榕 洋行」與瑞歐典藏家飾合作,結合瑞士品牌 USM haller 聯手打造展場「味覺福利社」。除此之外,還可以坐下來好好欣賞由「海灣園林」移置會場的大型銀葉橄欖樹、以及台灣第一間塊根植物專門店「酉」的玻璃溫室及沙漠原始生態造景…等。

好感空間展-味覺福利社 1-2 榕+USM.jpg
圖片來源 / 好感空間展

好玩、趣味、新體驗,讓此展超越原本的想像,七月初一路向南,無論是設計創作者,還是品味收藏家,亦或是想自己打造一個美學品味的居住空間,都邀請你能一起來找空間設計的生活新靈感!

2024「好感空間展」展覽資訊
時間|2024.07.04-07.07|10:00-18:00
地點|台南大會展中心 (台南市歸仁區歸仁十二路3號)
更多參觀詳情請至官方網站粉絲專頁

【DesignBIZ 專欄觀點】泡の企劃:泡麵裡的品牌學與日本商品設計力/林唯哲

【DesignBIZ 專欄觀點】泡の企劃:泡麵裡的品牌學與日本商品設計力/林唯哲
圖片來源/林唯哲
分享
收藏
一碗泡麵,為何能成為打動全球消費者的商品?日本如何以企劃整合風味、圖像與文化,將日常轉化為市場價值?

專欄人物介紹
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之後於東京 GK Design 設計任職。2016年於東京創辦了 NIBUNNO 創意旅店、選選研設計及 EP 印刷等品牌,目前擔任選選研設計總監,提供品牌整合規劃、展覽策劃、 視覺設計等服務。以設計源自人本為理念,長期推廣設計思考、設計經營,也分享對設計的觀察和研究。

日本的觀光潮從疫情後至今持續高峰,托日幣匯率的福,除了看到都會笑的換匯數字,還有台灣近年貴到詫異的觀光現象之賜。但長年受到台灣及全世界愛戴的日本,到底怎麼辦到的?這個議題要深談的話要說到日本強大吸引力背後的民族性,不是講行銷還是創意了,而是「品牌」的本質。糟糕,不能再偏題。言歸正傳,這次就從日本日常的觀察,來看日本的商業企劃力是怎麼推出大家愛不釋手、甚至是不惜花錢出國也要買到吃到的商品。

熱銷品項觀察——「泡麵」成文化縮影

從親朋好友就能得知大家來日本都在買什麼,會發現哪類品項特別受到關注。比如說藥妝、生活雜貨、再來多是跟吃的有關,其一是泡麵。身邊很少有人不喜歡日本泡麵,除了真的是不斷進化的包裝設計外,商品企劃力我個人覺得是傲於世界之最呀!這次就來用實際的案例來讓大家理解,日本泡麵企劃的奧義。

泡麵市場發展得早,大家也聽說過日本泡麵開創者是台灣人,不過這次要討論的是如何「企劃一碗泡麵」。我們從市面上能看到平均每個月都有至少 5 款以上新的泡麵推出,各位想一下這樣的數量長期累積下來是相當驚人,因為市場的競爭力大,所以企劃、設計等創意產業才會如此的蓬勃……哎呀又偏題了。

長期觀察發現,主要多是這幾個企劃類別:
1. 知名的拉麵店泡麵化
2. 國際主題
3. 紀念包裝的企劃
4. 特殊或創意吃法

今天就以兩個有趣的例子來分享。

「凄麵」系列:打造一碗有地圖的拉麵

首先是 ヤマダイ 公司的「凄麵 (sugomen)」系列。「凄麵」系列已經在市場上已有二十多年,它的出現不只是為了行銷商品而已,而是品牌經營。「凄麵」的品牌訴求是「再現如現煮般的美味」,講求麵體的口感及製成,並以不同地區的特色拉麵為主題開發商品線,例如博多知名的是豚骨、札幌知名的是味增、橫濱知名的是豚骨家系等,目前共有 28 種口味。泡麵有了各自流派,彼此都有不少擁護者,而裡面也有兩款是以「台灣」為主題的口味。

「凄麵」除了麵體本身的講求外,也多與地區的工廠合作調味包的製造,更道地地把該地區的味道應用到商品裡。如果能全部收集起來,就能不用特別到那個地方也能吃得到當地拉麵的強大企劃,是不是讓人很心動呢?而你會想說這終究只是泡麵啊,吃起來還是泡麵吧!「凄」這個字在日語是「厲害」的意思,正如其名這真的很厲害,因為他們將麵的口感及口味在泡完的狀態下,吃起來的感覺就如同真正在吃一碗拉麵一樣,這就是對品牌承諾的兌現。

圖片來源/林唯哲

我們可以從這個組合商品裡面看到他集合了六款不同地區的泡麵,口味各自不同外,圖像的設計也反應了該地區的氛圍,有的氣勢強悍、有的是親民的風格,就像寶可夢一樣每款泡麵都是一種角色。此外也將開發過程中的故事記載在商品裡,強化「凄麵」的品牌力,讓人對其有更大的信任感和喜愛,難怪能在市場上屹立不搖。

特殊吃法泡麵:吃的不是創新,是參與感

另一個是特殊吃法企劃的泡麵。這個類別的企劃雖然較少,不過每當有這類的商品出來時,都會掀起市場上一陣熱意。比如說前陣子就推出一款標榜「世界上最麻煩的泡法」的一款泡麵,或是這款冷麵。大家多知道日本是一個喜歡吃冷食的國家,特別是夏季。泡麵終究要用熱水泡開,或許很難想像會有冷麵的吃法,而泡麵名牌之一的「ラ王」就將冷麵給泡麵化。

圖片來源/林唯哲

這款泡麵的推出時間是在 2024 年炎熱的夏季,是適合吃冷麵的時期。泡麵的企劃跟隨適合的時節非常重要,包裝設計上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冰涼的夏季感,明確的訊息設計讓人單看包裝就感到清涼爽口。而它的泡製方法很特別(麻煩),除了泡開後將水濾掉外,還要用冷水清洗,並且用冰塊冰鎮等。不過就因為特殊的泡法,反而讓消費者體驗了製作冷麵的過程,進而讓你覺得「自己做的這碗麵真好吃啊!」

Vol.153
Vol.153 現在暫停!為自己設計一場休息

4 個步驟 ╳ 12 種休息的設計,展開自我修復的 20+ 練習——獻給所有用盡全力的你。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