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新型態體驗的展覽!第二屆《好感空間展》開展在即,這次以「100種提升質感的空間」的策展主題,規劃4大議題、3大亮點、16場影響力講座來論述,預計將引爆全台各地空間設計愛好者的想像。
策展人吳郁雯 Lina 與吳思賢 Steven 分享:《好感空間展》是由台南一群新銳設計團隊共同組成,在推動商展美學的浪潮中,試圖注入文化、藝術、設計這三大面向,企圖提出「這不僅是一場空間材料展示,更是充滿創意與靈感的設計交流平台」之視角,來打造新世代的概念商展新體驗。
質感來自於生活中的細節,人人都能有好選擇
Lina認為,策展命題從2023年首屆的起手式「材料為我們溝通的語言」為題出發,帶領觀眾從逛展中認識材料;來到2024年第二屆策展時昇華為「100種提升質感的空間元素」,讓大眾可以從自身的生活空間想像中,做出選擇;她認為「質感來自於生活中的細節」,透過生活中的觀察去累積,認識與建構自己喜愛的事物----因此好感空間面對的觀展者,不僅是材料廠商、建築領域的專業人士、更是每一位想要打造自己理想居家的大眾消費者。
堆疊質感建築材料與設計傢俱,開啟好感生活的想像
這次展出有三大亮點:包含在現場將可看到策展團隊,運用全新的空間素材構建來打造整個展演空間的交流舞台,無論是將金屬擴張網彎折成柱體或牆體,或是把金屬方管和圓管堆疊成可坐臥的結構,還是柏油瀝青澆製打磨成光滑立面、壓縮鋁罐二次加工成桌椅或堆疊空間,處處細節皆能看見,好感空間展團隊在永續策展理念的落實,以及開創新型態商展美學的實驗精神。
再者,展間中將以「展中展」形式,引導傳產廠商的珍貴優勢技術,更透過品牌聯名及媒合,打破過往棋盤式的格狀商展框架,形塑出完整而全面的展場氛圍,像是邀請:STIMLIG、柒木設計、MordernFan、樂居Large、PROJECT K等品牌在水平橫向交流下,成就聯合攤位與設計師共享合作的機會。
除此之外,因應今年地震頻繁的現象,展區內提出隱身在日常生活中的震災支援居家空間單元---「Wood Bench Transformer」--- 可變身的木構造長板凳提案,這次將由日本建築師來台示範救難居住單元,還能有機會落實在台生產!
入場動線規劃特別以一目瞭然方式,掌握左右兩大展區:入口左側為「台灣設計製造區」、右側為「經典海外品牌區」。展區內再細分規劃出「品牌聯名主題攤位」,以及「影響力講堂」、「味覺福利社」。
最後分享觀展不容錯過的「四大主題內容」,包含:
1.走進材料室
從硬裝到軟裝、植栽、器具,做一場挖掘國內外空間媒材為核心的跨界盛宴,展出空間媒材的多樣化應用。非常推薦場館有:「CNC 技術領導館」、「照明革新體驗館」、「台灣設計與製造館」。
2.影響力講堂
跨國建築師、景觀設計師、結構大師、平面及室內設計師的16場國際講座接力展開,接連三天不間斷的國內、外專業交流,不僅讓產業工作者能挖掘最新設計趨勢、技術、實踐方式,更能讓對空間設計美學喜好的觀展者,看到更多不同的視野與可能性。
開幕首日更是台日交流的難得機會,邀請到:最常上刊日本casa雜誌封面的建築師橋本浩司談「自然與建築結構的好感對話」、在日本能登島定居的設計師奈良雄一談「材料與技術建造的傳統工法」,分享專注研究本地材料並學習本地技術應用工作與產品設計、更邀請金澤建築師小津誠一用建築來翻轉城市,分享「從點到面展開的翻新」。
3.生活實驗室
有鑒於「美感是一種很小的習慣,來自從發現到變好的過程」,這次特別規劃的「生活實驗室」將帶觀者感受如何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與設計探索放大感知,在此區特別可見NAKNAK展出品牌藉著物件的重新演繹,讓美學更進一步落實於大眾的生活場景。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提供多樣智能建造流程與方案,在現場看見由實驗室生產的家具、燈具等小型客製化商品,透過對生活物件的觀察,看到拆解後重組的材料實驗的更多可能性。
4.藝術饗宴 ✕ 跨域展演
舊建材如何與技術展現新可能?這次邀請 TSJ 藝術修復團隊與來自歐洲礦區的「奢石之王」跨界同台,帶你看見藝術修復傳承的文化價值,更是展出多件歷經百年時光的藝術品,是令人驚喜的展會現場的彩蛋。
打造賦予趣味與時髦新意的公共空間,生活感滿分觀展體驗
此外,策展團隊貼心在每一處設計了可以讓觀者停留與休憩的空間,也有「榕 洋行」與瑞歐典藏家飾合作,結合瑞士品牌 USM haller 聯手打造展場「味覺福利社」。除此之外,還可以坐下來好好欣賞由「海灣園林」移置會場的大型銀葉橄欖樹、以及台灣第一間塊根植物專門店「酉」的玻璃溫室及沙漠原始生態造景…等。
好玩、趣味、新體驗,讓此展超越原本的想像,七月初一路向南,無論是設計創作者,還是品味收藏家,亦或是想自己打造一個美學品味的居住空間,都邀請你能一起來找空間設計的生活新靈感!
2024「好感空間展」展覽資訊
時間|2024.07.04-07.07|10:00-18:00
地點|台南大會展中心 (台南市歸仁區歸仁十二路3號)
更多參觀詳情請至官方網站與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