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的轉型是李玉玲館長在 2017 年高美館 23 週年館慶,同時也是美術館的法人元年時提出的願景,從軟體到硬體的革新規劃,翻轉高美館成為更多元開放、當代、友善、可親近性,並兼具在地與全球關注的專業美術館。除了提供好的藝術展覽,也多元思考如何讓觀眾從進入美術館開始,就能感受到不同日常的愉悅幸福感。
2020 年為期 7 個月的整修時間,是開館以來最大幅度的修繕,但也秉持著「修館不休館」的精神,持續在研究、典藏、展示、教育推廣上服務,擴張多樣化的公共服務想像。期間實踐了許多重要的企劃,例如:線上閱聽、跨域講座、生態導覽、校園推廣以及社會資源連結等,希望能卸下美術館的距離感,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廣場,讓高美館能真正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2021展覽規劃廣度、深度兼具,湯尼・奧斯勒亞洲首度大展率先登場
2021年,高美館策劃了一連串廣度和深度兼具的展覽內容,與各樓層展覽空間同步開放。1 月重新開館,推出國際特展《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與其在地串連策畫展《歐布澤宇宙》、台灣現代藝術大師蕭勤之研究展《象外.圜中—蕭勤八五大展》、典藏常設展《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市民畫廊《粉彩交響詩-洪秀敏個展》以及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合作之《感動牛-兒童暨青少年彩繪 高美特展》。
4 月份以新銳藝術家年度盛事《2021高雄獎》來啟用 4 樓展覽室。夏季則將推出前館長李俊賢紀念展《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以及高美館 27 週年館慶大展《泛.南.島藝術祭》,以多元面向的策展表現一座城市美術館強大的包容性。
打造美術館的一日藝術生活圈
以「美術館作為城市美好生活的存在」為願景,高美館也跳脫過往,陸續推出與生活連結的創意提案,並在 2019 年成立自有品牌「高美書屋」,提供創意選物、咖啡輕食等服務;2021 重新開館之際,高美館更與「帕莎蒂娜烘焙坊」、人文餐廳「抱一茶屋」攜手打造更加多元的複合式藝術場域,實踐「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目標,創造美術館的一日藝術生活圈。
以光線重新定義空間,連結館內外綠色景緻
硬體改革上,高美館從 2018 年初完成最具指標性的 104-105展覽室「光間」改造,接連獲得「2018 TID Award公共空間類金獎」「2018金點設計獎」「2019台灣光環境獎」等諸多獎項之正面肯定,近年也透過文化部前瞻計劃、高市府的增額挹注,開啟一系列的建築空間、戶外生態公園景觀改造計畫──包含從美術館內部的展間、公共服務區域,再到美術館園區景觀、廣場群,讓美術館成為鼓勵觀眾主動「看見」的存在。
透過光線,高美館重新定義美術館與城市的新關係──連結館內、館外綠色景觀,將美術館的場域從展間打開,並擴延到超過 40 公頃的園區,提供更為當代、開放的觀眾友善空間,縮短大眾與美術館之間的距離,打造出融合藝術與生態的博物館品牌,讓市民能夠更愜意的參與美術館,也呼應城市一日遊的高美館藝術生態圈區。
超跨界錄像藝術大師湯尼.奥斯勒亞洲首度大型個展
隨著 1 月重新開館登場的《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是超跨界錄像藝術大師湯尼.奥斯勒的亞洲首度大型個展。作品結合獨特且創新的錄像雕塑、雕塑與展演,將影像自二維空間中解放,實驗影像虛實交錯的介面,創造獨特且變動的影像空間。本次特展中,將會展出奧斯勒的經典錄像裝置作品、實驗短片以及電影作品,並將呈現他為高美館獨家打造的亞洲限定版作品。
《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共展出超過 60 件藝術家的經典作品,其創作年代從 1980 年起跨越至今約 40 年,堪稱是有史以來奧斯勒在全亞洲最完整的經典作品回顧展,將於 2021 年 1 月 23 日起展至 5 月 16 日。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23、24日兩天的「KMFA REOPEN市民日」中,奧斯勒更將推出期間限定的夜間環境投影作品,將美術館園區當作銀幕,結合神秘的煙霧與大型錄像、實驗性音軌等,帶來一場迷幻刺激的夜遊冒險。
高美館《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
展期:2021 年 1 月 23 日至 5 月 16 日
特展早鳥票將於 2020 年 12 月 25 日至 31 日限定啟售(特價$100,相當於原價$250之四折);預售票則於 2021 年 1 月 1 日起至 1 月 22 日啟售(特價$199);兩者皆可於高美館售票中心或ibon、博客來售票網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