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療法入門指南:精油怎麼挑選?常見迷思、新手盲點整理,歡迎光臨精油新手村!

2022/05/05
芳香療法入門指南:精油怎麼挑選?常見迷思、新手盲點整理,歡迎光臨精油新手村!
圖片提供/三采文化
分享
收藏
近年愈來愈多人對芳療產生興趣,同時也衍生出許多對芳療的誤解,面對初心者的常見迷思,我們邀請肯園芳療講師唐京睦以Q&A對答,一一解開精油新手的疑惑。

芳香療法在歐美國家已行之有年,這幾年,在台灣也能看見愈來愈多人對芳療產生好奇與興趣,學習透過薰香與精油按摩來達到身心的正向療癒。而在接觸芳療前,新手最擔心的無不是誤信不實傳言、衍生錯誤的使用方式。因此補足課前基本知識十分必須,SD 邀請到肯園的資深芳療講師唐京睦 Raymond 老師,以Q&A對答方式和我們分享《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新書內容,並於文末推薦四款入門精油,邀請讀者一起正確開啟香氣滿盈的精油大門!

請問老師:「芳香療法」究竟是什麼?

唐京睦(以下稱Raymond) :其實以材料來說都是使用藥草,因此可以把芳療想像成「西方人在用的中醫」!東方人偏好將藥材煎成藥湯或是粉末,西方人則是沖泡成花草茶,或是泡在酒精裡變成酊劑,還有一方法就是使用蒸餾濃縮萃取,成為所謂的「精油」。
芳香療法是很有趣的,它的特色在於整個療法過程就是一種療癒!整個過程你不用擔心藥太苦或是強烈副作用,透過嗅覺,氣味快速抵達大腦的邊緣系統,在細膩感受植物香氣的同時也能調整自己情緒與記憶。另一種常見的吸收方式,便是將精油依比例調製成按摩油,這也是一般人對芳療的第一印象,以按摩的方式讓皮膚吸收,接著讓芳香分子透過血液,在不同器官與神經系統發揮作用。

《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
圖片提供/三采文化

芳香療法與其他療法有什麼不同之處?

Raymond: 其實我們(肯園)版本的芳香療法,很在意「身心相繫」,我們相信身體的狀況與心理是相連這件事。透過觀察個案,我們發現好多疾病其實都來自於「情緒的不平衡」。雖然我們比一千年前的人還多了好多物質或是解決身體問題的資源,但卻沒有因此活得比較快樂。而芳療透過嗅聞,是種很好讓大家重新啟動感官,加強環境知覺、同步調理身心狀態的方式,在忙於工作、且環境受限的現代生活型態裡,芳療讓我們培養身體的感知,找回五感的敏銳度,這是與其他療法滿不一樣的地方。

對於精油初心者,會建議怎麼開始接觸芳香療法?

Raymond: 哈哈,那就先推薦購入《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這本書!其實剛接觸精油,最重要的是從「培養嗅覺」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氣味,在不同的來源中多方比較差異,這會是一種很好的練習方式。另一種則是我很常問學員:當下最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因為任何療法,都應該要讓人覺得「有用」,對症下「油」不但可以解決身體問題,也能拓展學習精油的使用方法,像是可以透過常見的薰香或是按摩,讓精油與日常結合,或是我們現在每天需要戴口罩,因此精油口罩扣也是很好的入門選擇。
筆記 1|選擇自己喜歡的氣味,培養嗅覺、感受差異。
筆記 2|思考當下最想解決的身心問題。

要如何定義芳香療法裡「有沒有效」這件事?

Raymond: 以薰香來說,它大多處理的是情緒問題,聞完後覺得壓力有緩解,就可以被稱為有效。而芳香療法中,我們會分成兩個階段觀察,第一階段為「症狀解除」,原本有咳嗽,後來透過芳療改善,這叫做症狀解除。第二階段我們會在意「發生頻率有沒有降低?」主流醫學經常會把前後每一次的症狀看成獨立事件,但在芳香療法中,我們在意:「不只是這次的症狀緩解,希望下一次發作的間隔也可以延長。」這也是為什麼要把芳香療法融入生活當中,因為我們後面還有「養生」的目標要邁進。

《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
圖片提供/三采文化

芳療初心者容易產生的迷思?

Raymond: 剛開始對精油有興趣的人,還不太能分辨劑量與使用頻率的準則,也常常在網路上搜尋到不實資料而自己嚇自己,像是孕婦能不能使用精油、精油可不可以喝、精油是否會致癌等等,在《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這本書中,我們收集了入門10大常見問題,為新手們解惑。會建議網路資料僅供參考,還是要透過專門書籍或是請教受過專業訓練的講師、芳療師,才不會在剛起步時就缺乏信心、綁手綁腳。

請傳授些新手在挑選精油可以直接應用的技巧吧!

Raymond: 第一是精油的「產地」要標示清楚,因為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風土氣候裡生長,就會有不一樣的芳香分子,舉例來說種植在台灣茶樹與產自澳洲茶樹,雖然都是茶樹,在氣味與功效上就有非常大的差別。第二則是需要比對「學名」,雖然對新手來說有點辛苦,但卻非常有用,像是同樣名叫薰衣草的植物就有好幾十種,只有比對學名,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精油,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書中會附上學名的原因。第三,理想上需要「有機標章」或相關認證,不管是芳療或調香,有機植物蒸餾出的精油香氣層次更為豐富,若要追求更好還有野生有機可以選擇。
筆記|選擇精油可以比對:1.產地 2.學名 3.有機標章

《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
圖片提供/三采文化

同種植物會生長於不同國家地區,新手該怎麼分辨「原產地」?

Raymond: 這是個很好的討論,其實我們可以透過不同地域的「氣候」來判斷,舉例來說,印度有一種花叫做「黃玉蘭」,雖然黃玉蘭的原產地並非台灣,但台灣產的黃玉蘭香氣品質也很不錯,原因是因為台灣與印度的氣候接近,因此長出的芳香分子也會相近。在我們學習精油知識的過程,不管是看書還是請教專業人士,會漸漸理解精油與地域氣候的關聯,養成自己的資料庫,如何判斷「非原產地」產出精油品質好不好,就可以透過與原產地氣候來做比較。

最後,請分享可以如何閱讀《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這本書!

Raymond: 其實我們(肯園)過去也推出過好幾本精油用書,目的都是希望透過精油、芳療,讓更多人「認識生物的多樣性」,就像植物都有那麼多種,我們也「不應該活成一種樣子」,這同樣也是我與張錫宗River老師開始寫這本書的初心。

這次我們僅僅挑選了20種精油來應對高達80種的症狀,讓新手可以搭配按摩與呼吸法,在小範圍的精油選擇中,盡可能地處理最大範圍的問題。隨著讀者去拓展自己對香氣的理解,會發現「標準化」、「複製化」、甚至對「功成名就有一致想像」這些事情,是有機會去破除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用少數量的油,想辦法拓展處方,去證實「一支精油不單單是只能處理一件事」。同樣希望讀者可以將這本書當作寶藏地圖,日常遇到什麼問題,就試看看本書的處方,勇敢闖出精油新手村!

加碼推薦:適用於日常生活的入門精油選擇

減緩情緒焦慮、失眠困擾——西伯利亞冷杉精油
防疫生活讓人們減少了出遊頻率,常常得長時間處在小空間裡,對於長期受慢性疲勞、失眠所困的人而言,西伯利亞冷杉是款可以擴張空間感的精油,針葉樹的氣味聞起來像是踏入森林中的小木屋般,讓人感到身心平靜。

《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
西伯利亞冷杉。 圖片提供/三采文化

上班心總是很累、眼睛疲勞——大馬士革玫瑰純露
每個人身邊是否都有著一位「發炎體質」的朋友?常常感到好累、好疲憊,這款大馬士革玫瑰純露會很適合他。透過噴灑的方式轉換空間氣味,可以調整情緒,疲勞時也可透過化妝棉濕敷雙眼,對於改善身體的慢性發炎很有幫助。

《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
大馬士革玫瑰。 圖片提供/三采文化

改善呼吸道、長期肩頸痠痛——桉油醇迷迭香精油
在口罩上別上精油扣,已成為愈來愈多人的生活習慣。但由於緊鄰肌膚與呼吸道,在精油挑選上需要更謹慎些。而桉油醇迷迭香便是款好選擇,它的氣味與尤加利相似,可以良好調整呼吸與鼻塞過敏,以精油按壓筋骨,也能適時改善肩頸肌肉痠痛。

《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
桉油醇迷迭香。 圖片提供/三采文化

提升生活動能,釋放真實自我——羅勒精油
羅勒有好分幾種,在台灣,我們所謂的九層塔便是甜羅勒變種之一。精油界將九層塔稱之為熱帶羅勒,但不管是甜羅勒還是熱帶羅勒精油,其實都適合推薦給認為生活了無新意的人,羅勒有著帶動生活動力與創意力的能量,能讓日子多出新的有趣旁枝。

《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
甜羅勒。 圖片提供/三采文化

肯園CANJUNE
成立於1998年,最初以教導芳香療法起家,隨著品牌成長,開始引進國外品質良好的精油,團隊也培養了專業的芳療師,擁有自己的芳療配方。除了產品銷售與教學課程,過去也曾多年持續策劃「香氣旅行」,帶領學員前往精油產地,如普羅旺斯、土耳其、希臘等國家,認識植物最原始的生長樣態。

本文內容參考自《歡迎光臨肯園精油新手村》一書,對精油有興趣的讀者,歡迎至博客來線上與誠品書店等各書局翻閱選購。

【DesignBIZ 專欄觀點】泡の企劃:泡麵裡的品牌學與日本商品設計力/林唯哲

【DesignBIZ 專欄觀點】泡の企劃:泡麵裡的品牌學與日本商品設計力/林唯哲
圖片來源/林唯哲
分享
收藏
一碗泡麵,為何能成為打動全球消費者的商品?日本如何以企劃整合風味、圖像與文化,將日常轉化為市場價值?

專欄人物介紹
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之後於東京 GK Design 設計任職。2016年於東京創辦了 NIBUNNO 創意旅店、選選研設計及 EP 印刷等品牌,目前擔任選選研設計總監,提供品牌整合規劃、展覽策劃、 視覺設計等服務。以設計源自人本為理念,長期推廣設計思考、設計經營,也分享對設計的觀察和研究。

日本的觀光潮從疫情後至今持續高峰,托日幣匯率的福,除了看到都會笑的換匯數字,還有台灣近年貴到詫異的觀光現象之賜。但長年受到台灣及全世界愛戴的日本,到底怎麼辦到的?這個議題要深談的話要說到日本強大吸引力背後的民族性,不是講行銷還是創意了,而是「品牌」的本質。糟糕,不能再偏題。言歸正傳,這次就從日本日常的觀察,來看日本的商業企劃力是怎麼推出大家愛不釋手、甚至是不惜花錢出國也要買到吃到的商品。

熱銷品項觀察——「泡麵」成文化縮影

從親朋好友就能得知大家來日本都在買什麼,會發現哪類品項特別受到關注。比如說藥妝、生活雜貨、再來多是跟吃的有關,其一是泡麵。身邊很少有人不喜歡日本泡麵,除了真的是不斷進化的包裝設計外,商品企劃力我個人覺得是傲於世界之最呀!這次就來用實際的案例來讓大家理解,日本泡麵企劃的奧義。

泡麵市場發展得早,大家也聽說過日本泡麵開創者是台灣人,不過這次要討論的是如何「企劃一碗泡麵」。我們從市面上能看到平均每個月都有至少 5 款以上新的泡麵推出,各位想一下這樣的數量長期累積下來是相當驚人,因為市場的競爭力大,所以企劃、設計等創意產業才會如此的蓬勃……哎呀又偏題了。

長期觀察發現,主要多是這幾個企劃類別:
1. 知名的拉麵店泡麵化
2. 國際主題
3. 紀念包裝的企劃
4. 特殊或創意吃法

今天就以兩個有趣的例子來分享。

「凄麵」系列:打造一碗有地圖的拉麵

首先是 ヤマダイ 公司的「凄麵 (sugomen)」系列。「凄麵」系列已經在市場上已有二十多年,它的出現不只是為了行銷商品而已,而是品牌經營。「凄麵」的品牌訴求是「再現如現煮般的美味」,講求麵體的口感及製成,並以不同地區的特色拉麵為主題開發商品線,例如博多知名的是豚骨、札幌知名的是味增、橫濱知名的是豚骨家系等,目前共有 28 種口味。泡麵有了各自流派,彼此都有不少擁護者,而裡面也有兩款是以「台灣」為主題的口味。

「凄麵」除了麵體本身的講求外,也多與地區的工廠合作調味包的製造,更道地地把該地區的味道應用到商品裡。如果能全部收集起來,就能不用特別到那個地方也能吃得到當地拉麵的強大企劃,是不是讓人很心動呢?而你會想說這終究只是泡麵啊,吃起來還是泡麵吧!「凄」這個字在日語是「厲害」的意思,正如其名這真的很厲害,因為他們將麵的口感及口味在泡完的狀態下,吃起來的感覺就如同真正在吃一碗拉麵一樣,這就是對品牌承諾的兌現。

圖片來源/林唯哲

我們可以從這個組合商品裡面看到他集合了六款不同地區的泡麵,口味各自不同外,圖像的設計也反應了該地區的氛圍,有的氣勢強悍、有的是親民的風格,就像寶可夢一樣每款泡麵都是一種角色。此外也將開發過程中的故事記載在商品裡,強化「凄麵」的品牌力,讓人對其有更大的信任感和喜愛,難怪能在市場上屹立不搖。

特殊吃法泡麵:吃的不是創新,是參與感

另一個是特殊吃法企劃的泡麵。這個類別的企劃雖然較少,不過每當有這類的商品出來時,都會掀起市場上一陣熱意。比如說前陣子就推出一款標榜「世界上最麻煩的泡法」的一款泡麵,或是這款冷麵。大家多知道日本是一個喜歡吃冷食的國家,特別是夏季。泡麵終究要用熱水泡開,或許很難想像會有冷麵的吃法,而泡麵名牌之一的「ラ王」就將冷麵給泡麵化。

圖片來源/林唯哲

這款泡麵的推出時間是在 2024 年炎熱的夏季,是適合吃冷麵的時期。泡麵的企劃跟隨適合的時節非常重要,包裝設計上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冰涼的夏季感,明確的訊息設計讓人單看包裝就感到清涼爽口。而它的泡製方法很特別(麻煩),除了泡開後將水濾掉外,還要用冷水清洗,並且用冰塊冰鎮等。不過就因為特殊的泡法,反而讓消費者體驗了製作冷麵的過程,進而讓你覺得「自己做的這碗麵真好吃啊!」

Vol.152
Vol.152 未來將留給觸動人心的

我們相信,未來能撼動人心的必定是——超越當代興奮劑的愉悅、隱隱地勾動同感的淚水,以及創造時代共鳴的敘事,這些方能使人類在這個四分五裂的世界裡團結起來。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