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故宮南院「江戶浮世之美」5/30 開展!以 4 子題呈現屏風、版畫、繪本等 200+ 珍貴名作
「江戶浮世之美」特展自 5/30 起於嘉義故宮南院盛大登場!一次展出屏風、手卷、版畫、繪本等 200+ 珍貴典藏。

Dries Van Noten 倫敦首店!歷史建築變身藝廊,Julian Klausner 接棒創意總監引領全球擴張
Dries Van Noten 於倫敦開設全球首家獨立精品店!270平米維多利亞建築內融合藝術收藏與設計珍品。

台中捷運藍線 2034 年通車!20 座車站串接海線與市區:韓國打造無人駕駛系統、現代風格車廂
台中捷運藍線與韓商簽約打造現代化無人駕駛系統,新車廂設計曝光,預計 2025 年動工,2034 年通車。

細燉慢熬,煮一鍋名為「療癒」的休息系料理——迪拉的療癒食譜 ╳ 下飯片單公開!
打開迪拉的休日廚房,煮一道身心俱疲時,讓人得到療癒的私房料理——迪拉從料理之療癒,回溯童年的味覺記憶,最後,更推薦最下飯的口袋片單與搭配料理。

走進 5 位創作者的居家休息角落!Aesop 線香座、PH 80 Floor 等 15 件私藏選物清單
結束忙碌與社交後,回到家中療癒角落放鬆身心,5 位創作者分享他們專屬的居家休息空間與療癒小物,找回內在的平靜。

台灣漫畫家高妍 ╳ 村上春樹二度合作!短篇作品〈遇見 100% 的女孩〉:高妍插畫展在台北
台灣新銳漫畫家高妍與村上春樹二度合作!為短篇集〈遇見 100% 的女孩〉、〈鏡〉繪製書封、插畫,4/18 起在台北衛星舉辦出版紀念插畫展。

teamLab Phenomena 正式開幕!佔地 1.7 萬平方米,打造全球最大沉浸式數位美術館
全球最大沉浸式數位美術館「teamLab Phenomena Abu Dhabi」正式開幕!在 1.7 萬平方米的空間中,打造一個不斷變化的藝術宇宙。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 5/9 在台上映!以 11 部經典動畫,探索宮﨑駿的手繪創作之路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紀錄片電影《宮﨑駿的奇幻世界》5/9 在台上映!串聯 11 部經典動畫世界觀,聚焦於宮﨑駿的生平、作品與自然環境深厚連結。

休息就是回到生活,做小而具體的事——專訪非書店創辦人「曉晴」與「貓力」╳5 本休日推薦書單
從都市到水湳洞的百年老屋,曉晴與貓力用一間書店詮釋休息的真諦——不是躺平,而是穩定地做日常的事,在裡頭找到自己安靜的節奏。

以綠意創造生活中的呼吸:探訪植物風格師 Yuty 的山居住所 ╳ 9 件居家植栽推薦
疫情後,養護植物扮演著療癒的角色,成為一種顯學,編輯群來到植物風格師 Yuty 的家,一探她與綠意共存的生活,透過與植物相處,為繁忙的生活按下暫停鍵。

高雄最大親水公園 2026 啟用!8000 坪空間規劃兩大場域,設置滑水道、水上鞦韆等多元遊具
高雄市將迎來全市最大親水公園!由原先的「星光水岸公園」擴大改建,在 8000 坪空間中設置滑水道、水上鞦韆等戲水設施,預計 2026 啟用。

2026 最期待動畫長片!湯淺政明全新作《Daisy’s Life》,與奈良美智、吉本芭娜娜夢幻聯動
2026 最期待動畫長片!湯淺政明將帶來全新作品《Daisy’s Life》,攜手奈良美智、吉本芭娜娜共創,可說是三大創意靈魂的一次夢幻交會。

台北出現永晝?藝術家 DAMONXART 以錯視、色溫打造戶外光影作品《陽顏 SUN HUE》
藝術家 DAMONXART 近期在台北敦南之森打造全新戶外光影作品《陽顏 SUN HUE》,透過光影錯視、色溫變化打造永晝台北的景象。

Polène 香榭大道旗艦店開幕!與法國藝術家合作打造傢俱作品,呼應皮革工藝的手感、職人精神
Polène於香榭麗舍大道開設新旗艦店,空間設計由WGNB操刀,融合品牌標誌性曲線美學與多位藝術家合作作品,打造450平方米的優雅購物體驗!

2025 瀨戶內藝術祭官方商品亮相!原研哉設計,T 恤、徽章等島嶼限定,販售資訊一次看
2025 瀨戶內藝術祭官方商品亮相,由原研哉設計,帶來 T 恤、徽章等島嶼限定小物,可於兩大主要據點買得到!

米蘭隱藏版設計地標!Prada 總部內金屬滑梯裝置,竟有機會是「創意總監」下班必經通道?
德國藝術家Höller為Prada米蘭總部打造三層樓高滑梯,從創意總監辦公室直通庭院,將遊戲元素帶入嚴肅企業空間,開創藝術結合工作場域的新典範。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系列活動「光軸線:傾聽生機」:四大亮點、驚喜設計 4/26 登場,新北市文化局長 × 策展人林昆穎首曝幕後心境
4/25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館!推出開館系列活動「光軸線:傾聽生機」,4/26-6/1連六週末皆有活動,市民皆可免費入園, 四大亮點搶先看!

如果時間、空間並不存在?專訪濱田英明《時間の面影》:關於「捕捉原本就存在的風景」
攝影師濱田英明拋出提問:如果時間與空間不存在?並以「面影」為題,捕捉「當下與過去共存」的瞬間,以及原本就存在的風景。或許攝影本身,就是最好的作答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