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講座回顧:從生活、音樂、旅行,收藏 3 位設計師的寶藏記憶
Shopping Design 春季號特刊「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講座邀請平面設計師楊士慶、三頁文創辦人暨藝術總監顏伯駿和 HOUTH 創意總監黃紀滕。

編輯帶路!城市裡的裝幀散策地圖:小島裡、秋波名曲珈琲、友愛街旅館、Room A 等北中南選店
以書籍與唱片為羅盤,橫跨全台 7 座城市,串起 14 間以書籍、唱片收藏為空間特色的店家座標,或許你會驚喜地發現:裝幀設計與自己之間的距離,散步可及。

免費報名!Shopping Design ╳ NOKE 忠泰樂生活系列講座,一起收藏:設計、創作與收藏的寶藏故事!
Shopping Design與NOKE忠泰樂生活共同舉辦系列講座,邀請楊士慶、顏伯駿、黃紀滕等5位設計師、藏家,分享設計收藏故事,五月底接續開講!

如果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那麼收藏就是時間的鐘乳石 ——專訪小白兔唱片行創辦人 葉宛青
小白兔唱片行創立歷經 25 年,空間之中滿載著創辦人葉宛青對於獨立音樂的熱愛與收藏,如果說「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那麼「收藏專輯」就是這些時間的結晶。

【曼努專欄】令人著迷的 K-POP 專輯設計!包裝讓偶像成為藝術家,而不是又一個複製品
2023 年的 K-pop 專輯銷量再次創下新高,達到 1 億多張的銷售量!好的唱片裝幀設計,讓偶像成為形象鮮明的藝術家,而不是生產流水線下的複製品。

【蔡胤勤專欄】藝術家製書的物質想像:裝幀與觀念之間
「藝術家書籍」的裝幀技術遠超過保護紙頁內容、提供閱讀方便性,將傳統書籍推向新的邊疆,探索觀念表達和書籍物質性的新可能,在當代藝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讓你享受收藏的「設計助攻物」4 選!Nychair X、Louise Poulsen 立燈、BOSE 耳機等推薦
收藏,是為了無數次盡情體驗——4 件選物中,體積最大者可輕巧折疊,最脆弱者經得起摔跌、最輕者可登機飛行,讓所有的內容收藏,都能陪伴每趟旅行、每次遷移。

收藏,讓喜歡不只是一見鍾情——探訪字體設計師 張軒豪的台北宅內收藏
步入設計師張軒豪的住所,午後自然光悠悠撒上磨石子地,空間中座落一整面書牆,大部分都與字體設計相關,說是一座「字體圖書館」也不為過。

一生必收書籍 10 選!十位設計師真心推薦:Sophie Calle、林小乙、聶永真等裝幀設計皆入選
邀集 Bianco Tsai、李惠貞、海流設計、周雨衛、郭中元、張婉昀、猫力、馮議徹、謝捲子、廖韡等設計創作者,翻箱倒櫃、真心推薦鍾愛的裝幀收藏。

值得收藏的 10 張唱片裝幀!10 位設計師推薦:聶永真、陳念瑩、Radiohead 等作品皆入選
邀集 Blob Club、Misc、THT 唱片、元氣唱片行、賴佳韋、感傷唱片行、爵士殺手、洋蔥設計、聲色、Mangasick,翻箱倒櫃、真心推薦。

以書店造船、出版為槳,在另類漫畫的太空裡漫遊:專訪 Mangasick 經營者 老B
名為 Mangasick 的空間,包容著所有怪與奇,架上、櫃中盡是驚喜,彷彿悠悠召喚著所有不甘於主流讀物之人,在翻開扉頁的剎那,染上這樣的「漫畫病」。

用書籍,在體制內打游擊戰:專訪 moom bookshop 店員 陳柏宇
面對實體書店式微,moom bookshop 店員陳柏宇對此卻顯得從容,文中他將分享實體書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與業內的所見所聞。

讓裝幀作為一扇門: 讓內容的可愛得以探出頭來—— 專訪設計師 毛灼然
從 80 年代的香港雜誌設計風格流變,到 90 年代引領設計思潮的國際雜誌,毛灼然對裝幀設計的熱愛從言談之中就能體現。

用不惜時光的浪漫,刻印出剛剛好的印刷——小福印刷 ╳ PAPERWORK 紙本作業 創辦人 Miki
耗費無數時光,找尋並修復活版印刷機,再飛往海外學習這門古老技藝的 Miki,不求站在藏家目光的 C 位,而是低調地躲在幕後,只為成就那剛剛好的印刷。

在裝幀世界徜徉的創作者之心 ——專訪 設計師 聶永真
「裝幀是一種感性的載體。」談到台灣裝幀設計的指標性人物,聶永真絕對名列其中,他見證了台灣裝幀設計流變,此篇他將娓娓道來長達 25 年的裝幀設計歷程。

揉合理性與感性、性感與率性的當代女裝—— 專訪 Seivson 設計師 申子芹
Seivson 創辦人暨設計師申子芹企圖扭轉女裝市場既有的服裝印象,她以不設限的創意設計手法,重新解構日常服裝,勾勒她心中理想的新時代女性樣貌。